乌鲁木齐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21/9089945.html天桥镇位于凤冈县南端,距县城70余公里,是我县最边远的乡镇。为了带动当地百姓增收致富,该镇因地制宜,立足“畜牧富镇”的工作思路,结合凤冈“牛五条”和“一户一策”等政策,大力发展肉牛产业,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肉牛养殖带来的红利。走进天桥镇河闪渡村柳塘组黄沙坡,记者发现,这个寨子的30多户村民家院子里都停放着大小不一的三轮车,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三轮车都是买来做什么的呢?正在自家土地里清除杂草的李孝飞给了我们答案。“这个三轮车是买来拉草的,牛场收草的价格是两角钱一斤,我一天卖斤还是要挣几百块钱。全靠他们建起了牛场,我一年卖草都要卖四五千块钱。”天桥镇河闪渡村村民李孝飞说。原来,河闪渡村为了让当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将村集体经济建设的牛场以每年五万元的分红承包给村民罗先发。目前,该牛场养殖了90多头牛,每天需要3千多斤饲料草,牛场的建立,带动当地群众通过种植饲料草和在牛场务工增收致富。“我这个养牛场现在存栏有90多头牛,每年可以出栏40来头牛,40头牛在今年的价值可以卖到50多万元,支付老百姓和周边群众割草、帮忙种草的工资、收购老百姓自己种的草一共大约0多万元左右,自己创收在10万元左右,他们平均收入大概在6至7千元左右。”凤冈县犇康养牛场负责人罗先发说。今年,河闪渡村以村干部贷款入股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出资38万元新建了可存栏头肉牛的养殖场,按照“一场一园公司化”模式,由村委会控股,凤冈县和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订单收购,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进一步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我村以‘公司+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的模式,村集体规划建成了一个平方的养牛场,目前已经上栏66头,通过这个养牛场的建设,我们预计能够带动00余户农户通过种草、卖草、在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村集体经济养牛场的带动,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肉牛养殖,让他们能够增收致富。”天桥镇河闪渡村党总支部书记王茂军说。当地群众看到了养牛的效益,也纷纷加入了肉牛养殖队伍。乌江党支部党员王成强此前与人合伙发展了多亩经果林,在肉牛养殖政策的引导下,今年五月,他们又出资0多万修建了0多平方米的养牛场。“因为养牛是县、镇、村都在发展的一个好项目,对我们来说,根据我们这里的地理条件,只有养牛相对来说要好一点,还有就是我们的经果林里面的杂草可以用来喂牛,降低了成本。养牛的行情波动不大,我们这一批30余头牛利润基本上在10万元左右,我们3个合伙人也就辛苦4个多月,肉牛产业确实可以。”天桥镇茶顶坳养牛场负责人王成强说。能人创大业,百姓创家业。天桥镇在漆坪村探索实施了肉牛养殖示范村寨建设项目,对光明组实行整组推进。抓住“牛五条”政策和“一户一策”机遇,鼓励当地群众发展肉牛养殖,目前该组肉牛养殖基本实现全覆盖。“这个效益是立竿见影的,是看得见的,平均一头牛年利润五千元是没问题的。这个政策好,给我们补助了0元。这个肉牛产业确实不错,明年我还想在现有基础上计划养到30头牛。”天桥镇漆坪村村民宋怀龙说。据了解,天桥镇下辖六村一社区,多户群众,其中在家群众多户。截止目前,全镇共有肉牛养殖户户,新增养牛场6个,新增肉牛50多头。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天桥镇正不断壮大肉牛养殖规模,努力引导群众忙牛事、赚牛钱、做牛人。“我镇将进一步加大‘牛五条’的宣传力度,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加快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牛场的建设,力争实现一村一社一牛场,不断的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人均一头牛的目标,让老百姓走上致富路,过上‘牛’日子。”天桥镇镇长黄坤说。(记者赵登美实习生付梅梅)
往期回顾
书记县长与50余位企业家代表座谈凤冈:筑牢生态屏障守好绿水青山市委副书记陈代军:让蚕宝宝成为凤冈农民增收的“钱宝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