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前喝的是九道拐水电站库区里的水,水质不干净、不卫生,现在提水工程修好了,家家户户都喝上了清洁甘甜的自来水,群众很满意,感谢共产党!”家住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永和镇双山村小坳口村民组村民杨智勇高兴地说。
据了解,小坳口村民组共有群众30户,余人。年,凤冈县水务局在该组修建了一个农村饮水工程,由于附近没有水源,饮水工程在九道拐水电站库区里取水,邻近村子里的几条被生活污水污染的小溪沟也流入库区,饮用水源不卫生,群众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去年冬季,九道拐水电站大坝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对水库实行放空排放。为解决好小坳口村民组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凤冈县水务局趁水库放空期间,积极协调当地党委政府解决资金4万多元,从六池河河道的地下出水口处修建一条提水管道,把地下水源直接抽到饮水工程的池子,从此村里的群众喝上了干净甘甜的自来水。
位于永和镇双山村和平村民组的农村饮水工程已建成十多年,群众反映水池漏水,供水管道老化,村民用水得不到保障。
“水池每天都在抽水,但多半的水都漏掉了,群众不够喝。”73岁的村民何仕江说。近期,凤冈县水务局启动对该村民组的农村饮水工程重建工作,目前水池的主体工程已经建好,县水务局副局长欧光海在施工现场说:“新水池修好后,我们要把水管铺设到每家每户家门口,安排落实好水池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加强水池消毒维护管理,确保群众喝上安全水。”
凤冈县永安镇龙山村前进组、柏坪组、水润组、桂花组四个农村饮水工程,是水务部门年修建的农村脱贫攻坚饮水安全工程,因水源地群众纠纷、水池闸阀漏水、管理人员责任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水池部分设施受损,没有正常发挥好效益,经过各级部门的现场协调解决后,永安镇水务管理所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复处理,重新明确了水池管理责任人,加强了管理措施。目前,四个农村饮水工程全部正常供水,汩汩的清泉流进村民的水缸里。
为全面巩固好农村饮水安全成果,确保农村群众喝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今年3月底到4月中旬,遵义市水务局、扶贫办结合群众投诉和网络留言的农村饮水保障问题,组织各县(市、区)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专项排查,并组成3个工作组,对各县(市、区)开展了抽查督导。
4月底到5月初,遵义市水务局再次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回头看”,安排8个工作督导组分赴全市15个县(市、区)对农村饮水安全再排查再督导,集中对群众饮水安全保障、饮水工程管护责任、消毒设施配置、水源保护措施、供水定价收费等进行大排查,并建立问题台账,要求各级各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要落实专人负责、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逐一整改销号,确保农村群众家家户户都能喝上安全水。
据统计,全市共计排查集中式供水1.6万余处、分散式供水2.5万余处,累计排查问题个,其中前期排查问题80个,新增问题61个。
截至发稿时,当地已经整改问题62个。剩下的正在整改落实中,将于近期全部整改完毕,全力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
原标题:《人民长江报|户户喝上甘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