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党群直议制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打造

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http://www.znlvye.com/m/
近年来,凤冈县秉持“乡村建设要为农民而建,乡村振兴要为农民而兴”的理念,围绕“党建引领、干部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依托17个省、市、县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契机,深化“党群直议”制改革,激活群众“建设家乡、振兴桑梓”的内生动力。王寨镇新民社区张家寨作为年县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之一,推行实施“党群直议”制,优化“党支部+议事会”平台,持续激发群众建言献策、献才出力的“主人”意识,不断发挥群众振兴乡村、优化治理的“主体”作用,党群齐心协力打造“美丽乡村”样板,凝聚起推动实施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党建引领让“群众自己的事儿自己议”。美丽乡村建设,发动群众参与、尊重群众意愿是必由之路。在示范点建设过程中,王寨镇积极发挥组织引领作用,以“党群直议”制为主要举措,“党支部+议事会”为主要核心,通过“总支提→支部评→群众决”的“自上而下”议事程序,商对策、聚共识,议定示范点发展建设总体思路,真正把党组织的要求转化为党员和群众的意愿。同时,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通过“两员提→两组评→两委审→两会决”的“自下而上”议事程序,汇民心、聚民智,议明示范点发展建设的“粗枝细叶”,切实将党员和群众的意愿上升为党组织的主张。并结合当地群众表示唠家常、侃大山的俗语“冲壳子”,设立起供村民代表、寨老乡贤闲聚话家常、讨论寨中大小事的“冲壳子室”议事会,每月收集群众诉求,定期召开议事会,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参与性,增强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全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主动为示范点的建设出钱出力、出谋出智、出材出料。目前,张家寨共计召开议事会16场,商订组规民约16条,收集群众对示范点的建设意见18个,议清每家每户不同的家风家训35条,以20万元的项目资金实现了万元的示范效应。干部主导让“群众自己的事儿自己管”。发展乡村,文明乡风,需要党员干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在示范点建设中,王寨镇依托“党群直议”制,实行党员“包片制”、议事会成员“联户制”,推动镇村干部串门入户,面对面向群众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针政策、发展成就等,确保“一对一”联系教育群众、组织引导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此外,冉郁松、冉洪渊、王玉杨等党员干部,王玉能、李晓龙、王明等议事会成员主动承头、积极作为,引导村民对自家家风家训进行梳理,深入开展家风家训上门挂牌活动,及时丰富和完善村规民约内容,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营造干群和谐、邻里和气、家庭和睦的良好氛围。目前,张家寨共张挂“家风家训牌”40余块,群众在《张家寨忆苦思甜感党恩》《寨规民约》等本土文化、家风传承感召之下,发展干劲更足、愿景心气更高。群众主体让“群众自己的事儿自己干”。乡村振兴,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群众自觉自发、实干苦干。示范点打造过程中,王寨镇通过推广“党群直议”制,逐步撬动当地党员群众、寨老乡贤、妇女能手等广泛参与、献言献智,充分参与到议事协调、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各个环节中来,群众“想发展、愿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激活,群众主体作用不断发挥、愈发彰显。坚持蜂糖李为主导产业、肉牛养殖为特色产业、烤烟和水稻产业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思路,当地“乡村掌墨师”等乡贤能人积极作为,有资金出资金、有技术出技术、有资源出资源、有想法出想法,切实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为乡村发展献计出力。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因势造景的“党群直议”原则,群众积极动起来、干起来,把闲置房屋改造成了支部阵地、把闲置院落改造成了议事小院、把闲置猪圈改造成了农耕园、把废弃树桩改造成了沿路摆件、把古井古柏改造成了天然美景、把闲置石磨、碓窝、石板等打造成了小景点。目前,张家寨11名乡贤能人带回资金余万元创业,73户完成房前屋后卫生清理,群众投工投劳余人次,完成造景7处,建造凉亭1个,建设支部阵地、议事小院、农耕园各1个,利用石磨、碓窝、石板等打造小景点10余处。通讯员牟雪松编辑李洋二审杨柳三审陈富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18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