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在贵州遵义凤冈县双山村发生了这样一幕:7岁智力障碍的小儿子把家里的卖牛钱当成纸撕碎,人民币碎片散落了一地,妻子在卧病丈夫的床崩溃大哭。
#科学了不起#这些卖牛钱的数额达到元,由于家里的男人生病,没有多余的劳动力照顾牛,一家人只能选择把两头牛卖掉,把元放在两个抽屉当中。这些钱是这一家人接下来好几个月的生活费,也是丈夫的救命钱,其中的一半说没就没了,让人揪心得紧。
好在,这件事已经在当地银行的努力之下得到了完美解决。我们平时生活中遇上这种“误撕”人民币的事件,又该怎么做才正确呢?那些破损、废弃的人民币又被送到了哪里去呢?
事件处理结果
银行接到村委会电话后,先安慰了这一家人,接着让妻子把碎片收集起来带到银行。第二天,银行便对破损的人民币碎片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复原工作。
这些碎片足足铺满了三张桌子,还有一部分碎得太厉害的不得不装在袋子里,根据银行工作人员的透露,碎得最严重的一张人民币被撕成了8块碎片,其他的大约在5~6块之间,碎片的总数有多张。
不耽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用了两天时间将这多张碎片完全复原,最终全额兑换给了这一家人。
牺牲了个人时间,将一场“飞来横祸”变为安全,帮助生活困难的村民度过难关,行长在接受采访时却谦虚地表示: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按照规定,银行的确有为百姓兑换破损人民币的责任,但那是建立在“非故意人为破坏”的前提之下,但考虑到这家人的家庭状况和生活难题,银行还是选择了帮助他们,为此,不得不给银行充满人情味的做法点个赞。
这件事也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在我们手中有破损人民币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交给银行处理。
毕竟破损的人民币经常会被拒收,甚至会被自动售票机这样的机器“吐”出来,使用起来非常不便利。如果是面额较大的金钱,直接扔掉显然肉疼;而混在其他纸币中交出去又很不道德。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了解哪些破损情况是可以被银行受理的。
以下几种,银行可以提供全额的兑换:
钞票留存部分不少于3/4的;
钞票破裂成一片片,但碎片的数量完整,可以一一拼合成一张钞票的;
钞票上有脏污,但签章、号码、文字、花纹没有受影响的。
而如果一张钞票的留存少于了3/4,但却大于1/2,银行也可以提供半额兑换,尽可能减少金钱的损失。
当然,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不刻意破坏人民币”的前提之下,爱护人民币是写在国家《人民币管理条例》中的规定,也是我们作为国民的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并不回收用胶带粘贴过的人民币,因为胶带是不可溶解物质,在回收中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如果手上有一张破损的人民币,先避免“自作主张”,最好是直接带到银行处理。
废弃的人民币都去了哪里?
破损情况过于严重的钞票,银行无法提供兑换,这时候用户就可以选择自己收回钞票,或是交给银行回收处理。
银行和政府则会收集这些破损严重的人民币,首先会注销钞票左下角的编码,使其失去在市场中作为“通货”流通的功能,再盖上特制的销毁印章或是打上两个大洞,等待着废钞运送车将它们运走。
每年对废弃人民币的处理都是有一定周期的,时间一到,运钞车就会来将这些破损的、过时的钞票运走,统一送去钞票处理中心做处理。
别小看这些废弃人民币,它们的运输和普通人民币一样,也有“重兵把守”,要由身穿防爆衣,手持防暴枪的武装押运员在一旁护送。
在到达钞票处理中心之后,也不会立刻就把人民币销毁,而是要先由复点人员把所有钞票筛查一遍,确定没有假钞混入,然后才能送进销毁的机器进行脱色和粉碎处理,以防被有心之人利用。
人民币废料也有大用处?
自年12月1日第一代人民币发行以来,我们使用的已经是第五套人民币了。被淘汰的前代人民币多数也是被用这样的方法销毁和回收,但它们并没有失去价值,而是以另一种方式陪在百姓身边。
人民币的主要制作材料是棉花,再加上少部分纸浆混合而成,这能改变人民币的纸浆纤维密度,让它具有“防伪”的目的,同时还赋予了它耐磨、耐酸碱、防水的物理特性,因此它们被粉碎变成纸浆之后,可以用来制作生活用纸,造出来的纸具有更好的吸水性和柔韧性。
在产生再生纸的时候,纸币的回收也会产生一些废料,废料的主要物质是细小纤维,几乎不含有毒物质,反而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因此非常适合用于蚯蚓的饵料,实现完全的“废品变宝”。
也有的地方会选择把人民币打碎成“纸砖”,转换效率用元人民币来举例:一个纸砖大概需要张元的人民币。它的去处是生物质发电厂,变成发电的原材料。在那里,纸砖还要再经历一次更彻底的粉碎,混入秸秆等材料以燃烧得更充分。
人民币废料由于热值高,含水份少,发电效率也很可观,据统计,30吨残币废料可以发电近00千瓦时,约是一个家庭25年的用电量。
最出乎人意料的是,燃烧后的灰烬居然还能进一步利用,这些灰烬由于主要是棉花灰烬,质地比较细腻,还可以加入建筑用砖,在我们的基建领域继续发光发热。
因此也有网友调侃,“难怪房价那么贵,原来都是钱堆成的”。虽然人民币在废弃的一瞬间就丧失了经济价值,只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特殊材料在流通,但也足以看出百姓对于人民币流通链的关心了。
虽然现在现金交易在我们生活中的存在感已经逐渐减弱,但银行完善的处理、兑换系统,以及一条成熟的人民币回收链,依旧是我国经济根基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