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减灾办、省应急厅组织召开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督导工作情况反馈座谈会,对15个区县开展普查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开出“药方”。
我省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呈现出新情况、新特点,防范应对风险出现新的挑战,开展综合普查显得极端重要。
10月13日至22日,省普查办组织四个督导组,分别到15个区(县)进行普查试点工作专项督导。督导主要采取查看资料、实地走访、问询谈话以及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梳理总结了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疑点、难点和需求。同时也督导发现相关区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督导发现,自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凤冈县普查办编写发布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事关“你我他”——致全县人民群众的一封信》,《一封信》详细阐述了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普查对象和内容。县普查办将《一封信》下发至各乡镇(街道)、各成员单位、各村(社区)和生产经营企业,并录入应急广播循环播放,同时在凤冈报和凤冈电视台刊登播出,有效提高了普查工作的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全面构建全民动员、全民行动、全民宣传、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另外,桐梓县普查办创新工作方式,变被动等待普查数据为主动,到成员单位与具体业务人员面对面交流,对调查技术规范、普查表册如何填报进行现场讲解,有效解决了工作任务不清晰、普查指标理解不准确、工作完成时间不及时、成员单位普查不协同等问题。
督导中也发现,大部分区县还存在数据采集进度较滞缓,市级层面承上启下的作用发挥不明显,普查文件和技术规范学习不够,部门目标及分工任务不明确,历史资料收集难度较大,经费、人员、技术上存在困难,部门沟通和指导力度不够等共性现象。
“在开展普查工作中积极主动、创新思路,成效明显的区(县)或是部门,省普查办要善于选树先进典型,并通过各种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省减灾办副主任,省应急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李荣还要求,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形成专项督导报告在全省通报;专班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到县开展点对点指导和培训;省普查办要形成督导工作机制,对点和面进行督导;在督导过程中收集到基层反映的问题,要及时想办法解决上报,并建立台账。
通讯员 张丽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军
编辑韦倩
编审李坤李冰